“科创中国”科技成果转化专业科技服务团

发布时间:2024-02-07

“科创中国”科技成果转化专业科技服务团是在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及各地科协的支持指导下,由厦门科易网科技有限公司牵头建设,联合科易网在北京、嘉兴、深圳等各地成立的全资子公司以及丰富的合作高校院所、专家资源,面向各试点城市(园区)重点产业,提供技术转移、成果转化综合创新服务。

截至2023年底,“科创中国”科技成果转化专业科技服务团整合发布专项科技成果148项、挖掘企业技术需求66项、累计推进9项技术难题解决、13项技术转移转化,也总结形成了一套特色做法:

1、多措并举,推动企业技术难题解决

面向试点城市,服务团针对重点产业,以企业技术需求为导向,线上线下多渠道挖掘企业需求,采用需求解决十步法,精准匹配、组织专家及研发团队充分巡诊、对接,推进技术难题的解决,助力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升级。

 1)持续强化拓展企业需求挖掘及资源配置对接方式

一方面,通过多渠道挖掘需求、多维度需求诊断、多层次撮合对接等形式,有效扩大有效需求来源,提升技术需求质量;另一方面,通过高质量供给的推送和有效服务推进需求解决,激发企业需求发现及需求解决;再一方面,为技术供需方提供在线对接、线下走访交流、活动对接等多种对接方式,充分发挥出服务团的撮合作用,促进供需碰撞、产生火花。

2)构建以需求为导向的难题解决标准化、全流程服务流程

针对企业技术需求/难题解决服务,服务团实践、总结、形成“需求导向十步法”规范化流程并持续应用,推动企业技术难题的有效攻克及技术能力的有效流转。

需求导向十步法:多渠道获取(企业走访、创新活动、技术诊断、技术需求征集等) - 需求完善 - 需求有效性分析、解析评估 - 需求匹配 - 筛选供方 - 初步对接 - 深入洽谈(线上文字、语音、视频对接、线下对接等方式) - 意向确认 - 签约交易 - 后续跟踪(配套服务提供等)。

2、创新资源加工、要素配置、联合经纪模式,助力科技成果转化效率提升

结合不同创新要素主体需求,服务团在日常科技成果转化工作的持续开展中,进一步深化提炼模式内涵,形成了“场景化”科技资源加工、“颗粒化”多要素精准配置、“精细化”对接活动开展、联合技术经纪人机制等特色做法。

1)标准化加工、场景化应用的科技资源整合,实现有效供给

科技成果资源的整合是推进科技成果转化服务进一步开展的前提。服务团在科技成果资源整合上,首先,在工作开展中创新科技成果资源标准化加工模式,构建成果转化工作开展的基础工程。结合科创中国平台完善的数据标准和科易网针对创新资源基础特征、应用特征、商务特征的资源标准,针对性地进行标签设计、标注与赋值,形成标准化的科技成果资源,为科技成果资源精准匹配推送等科技成果转化工作夯实基础。

其次,强化科技资源场景化应用模式,实现科技成果产品化、项目化。基于标准资源库,从科技成果市场属性、创新主体需求等角度出发,研发设计成果资源应用场景,从场景层面挖掘资源市场价值,为成果资源推广、供需匹配等准确性提升奠定基础。

2)颗粒化、多要素的配置逻辑研究应用和精细化对接活动举办,提升资源配置精准度和对接有效性

一方面,服务团创新将科技资源、创新需求、创新主体等相关信息拆分至“颗粒化”的最小单元,基于最小单元进行配置逻辑的研究应用,并应用知识图谱、语义分析等新技术,搭建多要素交互配置体系,实现技术、人才、资金、空间、政策、服务等多要素的交互配置,为科技成果提供最优的转化要素组合。根据配置获得的要素组合,通过技术经纪人分别与要素主体进行前期意向撮合与确认,进一步提升要素主体对接的有效性。

另一方面,服务团通过设计精细化对接活动,构建长效性的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机制。活动遵循“前期重有效供需”“过程重精准匹配”“后期重转化落地”原则,基于“创新颗粒”做精做实活动要素的筛选、配置、对接和后续转化推动工作,有效提升对接配置效率。

3)通过流程分解、联合经纪机制,提升成果转化服务效率

针对技术经纪服务专业度和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协同力不足的问题,服务团将技术经纪服务涉及流程的拆解为资源整合、需求挖掘、需求甄别、供需配置、对接撮合、服务牵线、交易策划、谈判协助、纠纷协调等多个环节;其次,创新采用联合技术经纪人机制,技术经纪人根据自身能力和条件,参与到其中一个或多个环节,并联合1个或多个其他技术经纪人完成技术经纪服务,实现资源及能力互补,有效降低服务难度及对技术经纪人的能力要求。


科技成果转化是科技创新重要的一环,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既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任务,也是加强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的关键环节。服务团通过实践积累,提炼创新模式,总结了一套高效的科技成果转化服务模式及服务路径,并在各试点城市(园区)拓展应用,夯实服务团服务成效,对于加速科技与经济融合,加快科创中国各试点城市(园区)科技创新能力高质量发展,打造经济发展新引擎具有重要意义。

文章转载自:科易网
收藏